每天面對生離死別,高壓的工作環境讓安寧病房的醫護人員比其他病房更容易感到身心疲憊。護理長陳小妮感慨地說:「這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場身心靈的挑戰。」然而,支撐他們走下去的,除了彼此的陪伴,還有一位特別的夥伴
動物輔助治療犬 Oba。
Oba 不僅是病人的朋友,更是醫護人員的心靈支柱。「當我們疲憊不堪時,Oba總會靜靜地靠過來,用溫暖的陪伴安撫我們的心。牠的存在,讓我們感受到生命中仍然有溫暖與希望。」
奇蹟,發生在病人身上,也發生在我們心裡。陳小妮印象最深刻的一位病人,是一位年輕女孩。惡性腫瘤在她的身上留下大面積傷口,每次換藥前都必須施打高劑量止痛藥。然而,真正讓人心疼的,是她蒼白的臉龐早已看不見笑容。直到有一天,Oba 來了。
Oba 輕輕靠近女孩,用溫暖的眼神望著她。那一刻,女孩彷彿忘卻了疼痛,不再抗拒換藥,甚至露出了久違的微笑。「Oba 的陪伴,就像是一帖特別的止痛藥,讓她的心不再那麼痛苦。」
陳小妮回憶起 Oba 曾經陪伴過的一位長期臥床、意識微弱的老奶奶。她因病虛弱到幾乎無法動彈,也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然而,那天探訪結束,當護理師準備牽走 Oba 時,奶奶竟以枯瘦的手臂,費力地抱住 Oba,不願讓牠離開。
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在場的人驚訝不已,家屬又是感動又是心疼,忍不住笑著說:「她真的好努力地想留住 Oba 呢!」長期沉浸在無聲世界的奶奶,竟用僅存的力氣表達出對 Oba 的依戀。或許,Oba 不僅是一隻輔助犬,更是一把開啟沉睡記憶的鑰匙,喚醒了奶奶內心深處那份曾經擁有、依然存在的愛。
「安寧病房的目標是幫助病人善終、圓夢,但 Oba 做到了更多—牠減輕了病人心理上的痛苦,甚至完成了我們一直以來都無法做到的事。」
然而,一開始要讓狗進入醫院並不容易,許多人擔心衛生、安全,甚至質疑動物真的能幫助病人嗎?這時,一位病人的家屬—曾是導盲犬協會的寄養家庭—站了出來。她長年旅居國外,深知輔助犬在醫療體系中的重要性,因此鍥而不捨地向醫護團隊說明輔助犬的價值。
沒想到,這個想法一提出,竟獲得許多醫護同仁的支持。大家紛紛提供建議,並在主管的大力支持下,決定嘗試向醫院提出申請。醫院長官在詳細了解輔助犬的清潔與健康管理機制後,很快就批准了這項計畫。
於是,在 105 年,醫院正式啟動了每月兩天的輔助犬「駐診」計畫。兩年後, Oba 成功晉升為「台灣第一隻駐點安寧病房的機構輔助犬」,開啟了安寧病房前所未有的療癒旅程。
隨著計畫的推展,Oba 的服務範圍也逐步擴大,不僅陪伴安寧病房內的病人,也深入全院的安寧共照病房,甚至走進病人的家中,為安寧居家照護的病人提供到府陪伴。六年來,牠不畏辛勞,靜靜地陪伴每一位需要牠的人,帶來溫暖與安慰。
或許,我們無法阻擋死亡的來臨,但我們可以選擇溫柔地陪伴病人走完最後一程。「謝謝你,Oba。」陳小妮沉思良久,最終將千言萬語濃縮成這句話—感謝曾經擁有你的時光,感謝你帶來的愛與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