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Oba 在一起時的笑容是我從來沒看過的,身為一個母親,我非常感謝 Oba。」
13 歲的弟弟,從小就罹患罕病,神經系統的問題讓聰明的他就像被困在一個無法協調運作的身體中,從吞嚥到行動都相當吃力,小小的身體動了近 60 次的刀,每天打針、最常出入的地方不是學校而是醫院,「在他的世界沒有同學和朋友,只有醫生和護理師,每個人都要他乖,好像已經沒有人記得,他只是一個孩子。」淑君想起兒子,眼淚一滴滴的滑落。
曾經,在一次急救中,——被插上了維生管,肋骨也被壓斷,淑君看著兒子瘦弱的身軀不住的顫抖,哭著向自己拜託,再也不要讓他被插管、壓胸了,兒子看似活潑熱情,其實內心早已被病痛折磨得千瘡百孔,11 歲時,——曾經拿剪刀試圖傷害自己,原因是「不想再治療了」,僅管護理師和心理師一再和他講解死亡的意思,卻只得到孩子的一句「我願意」。
「每個人都只會責備他說他不勇敢,為什麼不想活?但我真的很心痛,我知道那是他用盡力氣在向我們求救!他累了,難道你們看不到嗎?我也想救我的孩子,但那時候我才明白,生命不是活下去就好,他們需要的是有尊嚴、有品質的活著。」淑君心疼地說道。
最後一次進醫院急救,淑君看著兒子醒來後第一件事就是拔掉自己身上的管線,她當下就決定為了兒子選擇安寧緩和醫療,「當教育師得知弟弟喜歡狗,但因為生病不能養狗後,就帶著 Oba 來看他,當時弟弟還在昏迷,但當 Oba 輕輕的靠近時,我發現弟弟的手竟然努力的在往 Oba 的方向移動,我問他是不是喜歡 Oba ,他竟然流下眼淚。」
進到安寧病房後,雖然弟弟清醒的時間越來越少,但他總是非常努力的從高燒昏迷中醒來,為了就是摸摸、抱抱 Oba,淑君欣慰地笑說,平時連翻身、抬手都很困難的弟弟,竟然努力的控制自己搖晃的手,只為了餵 Oba 吃一口零食。
「有次,弟弟問我『為什麼 Oba 這麼乖,我叫牠坐下就坐下?』我忍不住笑出來,因為這是他第一次講出這麼可愛的童言童語,第一次像個真正的小孩。」淑君感動的表示,在安寧緩和病房內,沒有強硬痛苦的治療,只有歡笑和鼓 勵,再加上 Oba 的陪伴,終於讓弟弟擁有童年不曾享受過的快樂,就連睡覺時都安穩許多。
「他平常不太會表達他的心情,怕我會難過,也怕像以前一樣,被大人強迫要勇敢樂觀,但 Oba 不一樣,牠不會批判,牠只會用超乎想像的溫柔與耐心陪伴他、傾聽他。有時弟弟會抱著 Oba 坐在床上講講秘密,有時 Oba 靠著弟弟,靜靜的看著彼此微笑,我記憶中從沒看過弟弟這麼安心、無憂無慮的笑容,我一輩子都忘不掉。」,淑君說自從遇見 Oba,弟弟再也沒有吵著出院或是說過沮喪的話語,「真的很神奇,弟弟就像被 Oba 淨化般,回到最初那個沒病痛且快樂天真的孩子,讓他在最後這段路感受到滿滿的愛和尊嚴,身為一位母親,我非常、非常感謝 Oba。」
「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痛苦的活著。孩子也有為自己做決定的權利,安寧病房不是我們終點,是讓我們去學習面對生命的歷程,放下心中罣礙和怨懟的地方,所以我的孩子才能在最後,過得這麼幸福。」